乡镇规模过小、都市区功能不强、农村中心镇太少,这一局面与我市区域经济发展和温州大都市副中心建设目标矛盾日益突出,为破解困局,我市将启动新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昨天,本报记者就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中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问:为什么要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答:自1992年乡镇撤扩并以来,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行政区划一直没有调整,目前我市乡镇行政格局存在明显的四大弊端:乡镇数量过多,行政管理到位难;乡镇实力悬殊,经济协调共进难;镇街结构不合理,城市风貌形成难;公共投入被稀释,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从街道数看,我市是全省目前唯一没有采用街道建制的县级市;从乡镇规模看,我市乡镇平均规模39.46平方公里,约为全省乡镇平均面积的一半,其中有12个乡镇的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最小的七里港镇仅7.8平方公里。同时,与兄弟县市相比,乐清的乡镇总数明显偏多,如温岭市面积为926平方公里,只有5个街道和11个镇,共16个;义乌市面积为1103平方公里,只有7个街道6个镇,共13个;永康市面积为1049平方公里,只有4个街道和10个镇,都只有我市31个乡镇数的一半左右。因此,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问:为什么现在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答:此轮调整可以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各地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建设一批城市和中心镇,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温州市委下发了《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全市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构建“1650”城市发展新格局。从乐清实际看,2010年我市GDP达495.84亿元,人均GDP为5942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近几年,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多次建议提出调整乐清乡镇行政区划,以适应乐清经济社会发展。 问:怎样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答: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升级新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我市此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将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优化配置,促进发展;理顺关系,转变职能”的基本原则。主要按照下列思路进行调整: 1.撤镇设街构建大城市格局。以中心市区为基础,将周边相邻的乡镇划入市区范围,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撤乡镇设街道办事处,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城市结构体系。 2.培育区域性中心镇。我市将适当撤并地域相邻、相互认同感强的乡镇,原则上采用成建制撤并(即整乡撤并),大力培育区域中心镇,将全市乡镇数减少三分之二以上(不包括街道数),在区域范围内形成合理的小城镇体系,取消乡建制。 3.建设都市型功能区。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加强功能区建设,理顺区域经济和城市建设体制,健全建设开发机制,设立功能区管委会。 此外,为方便群众办事,可在原乡镇驻地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名称可保留沿用原乡镇的名称。 问:在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原有的各种优惠政策是否会延续,在方便群众办事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答:在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山老区和农村各种优惠政策仍然保持不变,省、温州市的各类试点单位优惠政策继续保持不变。在方便群众办事方面,将调整相关部门的基层站所设置,并相应扩大基层站所的审批权限,同时,在撤并的原乡镇驻地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代理制,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 问:什么是温州市提出的“1650”城市发展新格局? 答:通过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建设都市型功能区和培育区域性中心镇,将温州市的城乡结构调整为以大都市核心区(三区、洞头、瓯江口、瓯江北岸及上塘)为主中心,以乐清、瑞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六个县城为副中心,以50个左右具有区位优势、产业依托和自身特色的中心镇为重要节点的“1650”城市发展新格局。经过调整,乡镇人口原则上应达到3万以上。 (徐琴微) 来源: 乐清日报 作者: 编辑: 刘荣燕
|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免责声明|网站地图|小黑屋|帮助中心|清除痕迹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备案号:浙ICP备202102403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8202002028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大荆网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