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家卫批电影圈金钱至上新片6月开机
在昨日北京电影学院举行的“中美国际电影大师课暨产业高峰会”上,因病休息近一年的王家卫导演作为演讲嘉宾出席。说起目前中国电影的现状,王家卫首先对中国电影市场给予肯定,“中国电影市场非常好,很多电影很卖钱,有很多优秀人才,而且有很多合拍电影”。”不过王家卫也表示,“中国电影目前很重视‘名牌’,一个项目无论编剧导演都喜欢找有名的,找了名导找明星,其他人不重视。
去年7月,传出王家卫罹患癌症,消息震惊影坛。后来,王家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颈部肿瘤是良性的,如果再晚一步的话,“可能就恶化了。经过几个月治疗和休养,我复原得很好,以后会更当心。”昨天,王家卫一袭黑衣亮相,看上去精神不错。2006年,王家卫被北京电影学院聘为客座教授,这次回到学校,王家卫笑称自己是一个“比较懒的客座教授”。
话题从电影中的高科技展开,说到高科技对电影的帮助,王家卫认为如果电影太依赖高科技,会失去创作的挑战性,这是电影的危机。1989年,由周润发主演的《喋血双雄》轰动一时,他在片中双手持枪射击的镜头也成为世界动作片的经典片段,王家卫说:“当时周润发拿着枪,我从三个不同角度拍,打破剪辑的界限,我这几个镜头没有剪辑,直接用,后来成为了经典,这就是创作电影的乐趣。”
紧接着,王家卫说起自己在好莱坞拍电影的经历。当被问及在好莱坞拍戏,如何保持自己的立场时,王家卫回答:“好莱坞请我去,他们喜欢我的风格,喜欢我表现的手法,在某种程度是可以保持自己风格的,但有些事情也不能完全发挥。对普通观众来讲,他们难以接受一些情节,就要稍微修改,美国注重一部电影对年轻人的影响,注重电影里的暴力问题。”
昨日活动的主题是“中美国际电影大师课”,另一位嘉宾、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著名摄影师鲍德熹在发言时说:“希望大腕导演放下架子,走到群众里去才会有优秀作品出来。”对此,王家卫打趣说:“我经常去买菜。”
说起目前中国电影的现状,王家卫首先对中国电影市场给予肯定,“中国电影市场非常好,很多电影很卖钱,有很多优秀人才,而且有很多合拍电影”。不过王家卫认为中国不缺电影人才,题材却很少,“几乎拍同一类型的电影,突然一个喜剧片卖钱,一些电影公司就放下筹备好的影片,改拍喜剧。”此外,王家卫还指出电影圈的一个“乱象”,“还没拍,拿一个项目炒作来炒作去,倒手卖给别人居然可以赚钱。不重视创作者本身感受,很多优秀人才没办法参与创作。”
王家卫还表示,“中国电影目前很重视‘名牌’,一个项目无论编剧导演都喜欢找有名的,找了名导找明星,其他人不重视。一个电影缺不了非常精彩的剪辑、服装设计,一个小配角的演出,他们没有得到应得的赞扬。”“电影圈很多人的观点是钱是一切,一个人有点钱,好像就可以指使做电影的人做这个做那个。电影界的这种现象,就让人不禁要问,究竟是金钱重要还是人才重要。这种现象影响年轻人的创作观念,到底为钱服务还是为自己的才能服务。其实,这种观念给人一种印象,这不像是拍电影,而像是玩权力游戏。”王家卫还指出,有些投资人目光短浅,不愿意培养人才,“一些有特殊才华的人才,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把才华发挥出来。”
因为个人身体及版权的原因,王家卫的新片《蝶恋花》一直处于搁浅状态。昨日,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王家卫说:“谢谢你的关心,这个故事太复杂,准备6月左右开拍。这部影片经过漫长时间准备,虽然我之前说不依赖科技,但特技蛮多的,片子有战争沉船的事情,这也是一部和中影合作的电影,正在紧密筹备当中。”据悉,电影《蝶恋花》改编自1949年的“太平轮事件”,轮船“太平轮”因超载、夜间航行未开航行灯而被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这一事件曾被称为“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
此外,王家卫执导的《微电影》也有了最新进展:片方在北京电影节上与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CyrteInvestments达成合作协议并成功签约,共同投资制作这部二战题材大片。据悉,该片将发行两个版本,其中中国上映的版本将分上、下部在影院公映,而国际版将不在影院上映,只发行迷你剧(总长达6个小时)。
王家卫介绍,《微电影》全片将以英语对白拍摄,以“飞虎队”的缔造者陈纳德将军为主角,讲述中、美飞行员联手抗日,从误解到欣赏,最后成为朋友的过程。据悉,《微电影》投资高达9000万美元,并有望以IMAX格式拍摄以增强视觉效果。截至目前,该片具体拍摄日期以及演员阵容尚未确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