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友玑
汉萧相国何从高祖至咸阳,独先入,收秦71相御史府律令图书
藏之。项王屠烧咸阳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
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俱得图书也。圣人慨夏殷之礼亡,以
文献不征。国诚有之,家亦宜然。此北阁李氏龙崖居士所由急欲
葺其宗谱软!
李氏为天下王胃,自唐而后,迁散不一。谱载唐昭宗第十四
子唯,封靖王,见奸党擅权,寇盗四起,恐遂亡国,于是与兄集
出亡,至温之德政乡茶山之下,喜其地幽辟,居之。自茶山迁北
阁,则十八世国初高士平心翁。其来北阁也,迄今近百年。平心
翁尝携有茶山旧恢,记载颇详悉。余居乡之日,曾见之。一摩出守,
与乡里知交契阔者累阅寒暑。顷得家书,有龙崖居士附函札,具言
先人迁北阁,经五六世,生齿日增,未为新增,弦诵余暇,起而
汇聚之,既有成绩,而欲丐余一言,记其缘起。
予研田久荒,念乡间故旧,同社谊深,不敢以不文辞。顾惟
谱之为物,等于国之律令、图书,世亦知重之,奈不能保而善全。
故凡水火、刀兵、风雨、燥湿、鼠伤、虫蠢,皆为谱劫灾。又其
甚者,孤徙异地,暗于文墨,数传之后,忘其由来,虽发族至数
百千丁,不知祖宗之何所自者。崇韬拜墓,正伦求齿,又何怪焉。
余是以称龙崖居士之功,等于萧相国。而期李之后人,子子孙孙
勿替引之也。遂折简为草授之。
明弘治乙卯仲春上浣书于九江郡署之西花厅,赐进士出身刑
部郎中知九江府事同邑高友矶撰。
乐清《北阁李氏宗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