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网友“流星雨”通过乐清日报QQ热线反映,每天晚上6时50分许,在大荆镇溪滨路的架空电线上密密麻麻地停着一排排的燕子,数千只燕子日出即飞离,日落而栖。这样的景象令附近村民称奇,他们亲切地将溪滨路称为“燕子街”。
数千只燕子“挤”满电线
8月5日晚7时许,记者驱车从乐成镇赶到大荆镇溪滨路,看到许多村民抱着孩子仰望上空。一下车,记者就被天空中回荡的鸟声所吸引,这仿佛是夏日傍晚的一支合奏的交响乐,抬头望去,众多燕子停在几根不同的电线上,犹如一张五线乐谱,它们还不停地在电线之间跳跃,直到天色完全变黑后,才安静下来。这些鸟儿长着黑色的羽毛,桔红的嘴巴,像剪刀似的尖尖的尾巴。“是燕子。我儿子每天都要看它们找窝。”在溪滨路开店的陈女士说。
“每天晚饭后,闲来无事我都来这里,听燕子唱歌。”网友“流星雨”在金华上大学,他说,放假回家一个月来,只要天气晴朗,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燕子街”的景象,前几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村民
喜欢“新邻居”
附近村民提起新邻居便是一脸喜悦,他们认为燕子是吉祥鸟,在此栖息,是好兆头。“成群燕子在此栖息已经很久,大概有三四个月了。每天晚上大约6时半后来访,天一亮就飞走,比闹钟还准时。”一名中年男子笑谈,晚上都不敢在电线下走,担心不知何时会被鸟屎击中。
记者留意到,许多村民家门前有一堆堆的白色、灰色印迹。“这些是燕子的粪便,晚上在家门口聊天,都不敢站在电线下,怕遭袭。”居民包女士说,每天早上要清扫一次。对此,居民倒没有怨言,他们认为这恰恰证明了这里人居环境和谐。
良好生态
成就“燕子街”
正如市民说的,众燕云集确实与当地生态环境有关。绿眼睛环境组织的工作人员看了记者带回来的照片后说,这是家燕,每年8月前后,一对燕子就产下两到三对小燕子,入秋前,小燕子就会成群结队南迁。燕子能在那里安家,就说明那里能提供足够的食物,生态环境良好,比较适宜燕子生存
|
|